全国小麦价格整体上涨,市场购销心态发生转变
据网易手机网消息,当前华北秋收由南至北全面推进,农户忙于秋收与小麦播种,无暇售粮,贸易商收购量锐减,面粉企业小麦到货量大幅下降,此前车辆排队送麦的景象不复存在。
面粉企业虽小幅涨价提振收购量,但效果未达预期,叠加近日连绵秋雨阻碍小麦正常购销,麦价上涨范围进一步扩大。政策层面的托底信号同样为麦价注入支撑,9 月末托市收购收官之际,收购库点持续扩围增量,贸易商信心得到提振,惜售待涨情绪升温,主动放缓售麦节奏,进一步助推麦价上行。
从市场价格看,河南面粉企业普麦收购价 1.225-1.235 元 / 斤,较上周上涨 3-9 厘;山东为 1.215-1.235 元 / 斤,周涨幅 5-8 厘;河北为 1.214-1.223 元 / 斤,上涨 3-5 厘。区域间价差较小,暂不具备跨区流通条件。
从供求关系来看,麦价上涨空间仍受明显限制。目前市场小麦流通量仍能满足面粉企业加工需求,短期内 “供大于求” 的格局难以改变,“麦强粉弱” 的态势持续,这使得麦价难有大幅攀升的动力。
面粉市场方面,中秋、国庆本是面粉消费传统旺季,但今年旺销氛围并未显现,市场分化进一步凸显。头部粉企凭借品牌优势、规模化生产能力及成熟渠道,提前布局双节营销,通过多维度促销活动,在福利采购、食品工厂采购等渠道斩获颇丰,销量稳步增长,上周末已针对性上调部分面粉品种价格,涨幅多为 20-40 元 / 吨,个别畅销产品达 60 元 / 吨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粉企的境遇。多数中小粉企采取以销定产模式,未推出有效的促销举措,销量未现显著增长,“旺季不旺” 效应再度上演。为提振销量,部分企业甚至推出搭赠活动变相降价,更多企业则选择观望市场动态,暂未跟进涨价。
流通端的谨慎态度进一步削弱了双节消费效应。经销商对消费预期普遍降低,采购意愿偏弱,即便双节临近,也未出现传统的备货热潮,多数保持中低库存量,“随购随销” 成为主流策略,给面粉企业营销端带来较大压力。
面对市场变局,部分面粉企业正通过多元布局寻求突破,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。在产品端,企业将研发重点转向特色面粉领域,采购目光投向东北、新疆、内蒙等产区的优质小麦,丰富产品矩阵。预计后续新一轮面粉新品将陆续入市,推动行业从 “同质化竞争” 向 “差异化竞争” 转型,助力整体品质升级。
在采购端,线上模式成为新探索。部分企业为降低采购成本、拓宽渠道、提升知名度,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自建平台开通线上采购。虽因普麦区域价差小,目前成交状况受限,部分挂拍标的价格偏低且成交率不高,但随着后市供求变化,线上采购有望成为面粉企业采购的重要补充。
综合来看,双节对粮市的带动效应相对短暂。预计近期面粉价格将呈现 “稳中略涨、节后降温” 态势,小麦价格维持 “稳中有涨、以稳为主” 趋势。双节期间,面粉企业购销活动放缓,或将面临面粉及副产品涨库、降价的风险;而托市收官、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后饲企减少小麦采购等变量,也将为小麦行情增添不确定性。
        